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最新文章
相關產品
寺院佛塔的作用及構造
發布時間:2015-10-15 08:00:28 閱讀:16632
從古到今現存的古建筑中,主要是以寺院佛教建筑為主。佛教建筑中最有價值、保存數量最多的又以寺院佛塔為主。寺院佛塔從印度傳入后,它參與了我國的歷史,記載了我國的歷史,也在我國的歷史中不斷地改變著自身適應歷史與我國本土的建筑形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建筑形式。
不同于西方宗教建筑的張揚外露的。氣氛動蕩不安的氛圍,與儒家文化相互融合的我國古塔充滿了寧靜、平和而內向的氛圍。我國的建筑匠師們把外來的窣堵坡建筑外形與我國傳統的建筑進行了結合,造就了中國式的塔。因而寺院佛塔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的存在,它承載了我國歷代的建筑文化與建筑師的思想。想要發展建筑文化,就要領悟其文化底蘊。
以佛教文化為背景,沿著我國古塔的的發展歷史過程,詳細描述了佛教的傳入、佛教文化與祖國的整合下寺院佛塔建筑的誕生,到在各朝各代歷史文化特色影響下寺院佛塔型制的演變,以及功能發生的演變。并詳述了寺院佛塔的構造。我國內佛塔的起源和佛教石塔的常有結構其中以塔基、塔身、塔剎、剎座、寶頂、相輪等。
“塔基”就是寺院佛塔的基座,實際上它包括基礎和基座兩個部分,基礎是埋入地下部分,基座石露出地面的部分,兩部分上下相連,堅固完整,作為塔的根基,以固定整個佛塔。早期寺院佛塔的基座都比較低矮,唐代以后漸漸有了較大的變化,基座部分變得明顯起來,也逐漸成了塔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須彌座式的佛塔基座大約出現于遼金時期。后來還出現了兩層式的須彌座,塔的基座至此越筑越高。尤其是金剛寶座塔,其高大的基座已成了塔的一個特色部分。
“塔身”就是佛塔的中段,是整個塔的主體部分,一般來說整個塔中塔身所占比例最大。或者說,除了塔剎和基座之外,都可以算作是塔身。
“塔剎”位于塔的頂部,主要由剎座、寶頂、傘蓋、相輪、仰月等部分組成。有些塔的塔剎部分有剎座、寶頂、相輪、傘蓋,而沒有仰月,有的塔剎則這幾部分都包括。也就是說,不同的塔的塔剎,其具體的構建處理也不盡相同,根據建者的需要或其他情況具體而定。同時,這幾部分的名稱雖然相同,但用在不同的塔上,其具體的形象也略也差別,有大有小、有窄有寬、有圓有方。
“剎座”剎座就是塔剎部分的底座,多為須彌座造型,并且須彌座上雕刻蓮花紋,或是仰蓮,或是俯蓮,或是仰俯蓮等。有的則是直接將剎座雕成蓮花形。當然也有一部分素平剎座,即沒有雕飾,干脆利落、簡單大方。
“寶頂”也就是指塔頂的塔剎部分,不過,寶頂主要指的是寶珠式的塔剎,所以也稱為“寶珠剎”。寶珠剎是一種較為簡單的塔頂做法,也是佛塔建筑晚期使用較多的一種做法。剎頂有寶珠形裝飾。
“相輪”居于塔剎的中段,它是塔剎的剎身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相輪在寺院佛塔的實物中,就是一圈一圈的環,環環相連,用在塔上作為一種仰望觀瞻的表識,起著敬佛的作用。一座塔上相輪圈數的多少,一般依照塔的形體大小和等級來定,少的為三、五圈,多的可達十三圈。十三圈的相輪便被稱為“十三天”。
現在社會中對寺院佛塔的保護是越來越好,使我國石雕佛塔能更好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是對佛教文化的一種信仰和傳承。
版權屬于: 嘉祥石雕廠(http://www.xdpmuxq.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那個第一張寺院佛塔圖片中的佛塔一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