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明代佛教石雕的代表在哪里
發布時間:2014-04-13 16:54:08 閱讀:7457
歷史上曾經興旺的的佛教石雕,到了明代佛教石雕的代表要算雙林寺,院內的造像,以雙林寺為代表的大量優秀寺院雕塑遺跡,是其中璀璨的明珠。雙林寺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一萬五千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迎殿、羅漢殿、武圣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后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
天王殿廊檐下雕刻著石雕四大金剛,每尊約高三米,一字排開。這些佛的護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剛兇惡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寫實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間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塊的形體,使人感到他們具有人間武士的親近感,同時又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氣魄。天王殿內,天冠彌勒菩薩結枷居中而坐,帝釋、梵天脅侍左右。南墻倒坐著石雕四大天王,北墻兩側為八大菩薩。殿中塑像風格都較寫實,人物造型生動。尤其是四大天王,高達三米多,分別手持琵琶、寶劍、蛇和傘,各自護衛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圓覺經》中"四輪"之說,為土、金、風、水。因佛經在中國長期流傳,又附會為"風調雨順",清代翟顴所著《通俗篇》引王業燕《閣知新錄》說,凡寺門內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釋迦牟尼佛殿內,釋迎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脅侍文殊、普賢,是本殿主要雕刻像。殿內四壁運用圓雕、深、淺浮雕手法,采取分層組合、連環壁塑形式,表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梁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度眾生的佛傳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態各異,活動于建筑、山石之間,構思構圖絕妙,令人嘆為觀止,頗富有我國民間藝術的傳統特色。釋迎殿-影壁墻后塑一座渡海觀音,是雙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觀音用圓雕手法塑造,單腿盤坐于紅色蓮花之上,整個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詳自若,與背景上波洶涌的海浪形成強烈對比,具有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者無不稱奇。它營造的是一個天國仙境的場面,既避免脫離世態人情,而又使得塑像有親切感。在恢弘的氣勢之下.帶給人們的不是壓抑與飄渺的感覺.而是來自佛國的福音,也是民間追求幸福與美好的象征,是信任、溫暖和歡樂。
從細部上看,這尊渡海觀音像用圓雕手法塑成,她的整個身形現于壁外,神情安詳,不僅有東方女性端莊典稚之美,又表現出普度苦海的決心和毅力。觀音側身單腿盤坐于以蓮花瓣構成的寶座上,右臂自然地搭在攏起的左膝上,飄帶飛揚,將輕靈的質感帶到了流動的空間中。觀音的體態勻稱,坐姿典雅,笑而含威,是中正仁和哲思精神的象征。她身旁的背景是起伏的波濤、飄動的彩帶與其他身形較小的菩薩像。從造型布局看,觀音在整個空間位置中處于主角地位、造成了眾星捧月,以動寓靜,以動制靜的藝術效果,是我國古代彩塑乍品中為數不多的輝煌與精巧風格兼稱的作品。釋邊殿內四壁上的485尊腳踏彩云、神態各異、服飾的菩薩塑像,是雙林寺保存最完好的彩塑群。殿內 四壁運用圓雕和深淺浮雕手法,采取芯分層組合、連環壁塑的形式,表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迎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架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度眾生的完整的佛教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態各異,生動地在建筑與山石之間構成的繽紛主題,而構思構圖的絕妙,又不能不令人為嘆服!更可貴的是,色彩的運用和造型的構成方面十分成功。建筑、山石等道具,也其有十足的中國傳統園林之趣,飽合著豐富的世俗生活氣息。
釋迎殿兩廂各為四間懸山式建筑,因在殿內隔墻,又分為羅漢、武圣、閻羅、土地四個小殿。羅漢殿內雕刻十八羅漢,是難得的石雕藝術珍品,他們略與真人等高,分塑于觀音兩側。這些羅漢像比例適當,解剖準確,形體厚重,造型優美,一個個神采奕奕,頗具個性,古代藝術大師運用純熟的傳統彩塑技巧,使這些石雕羅漢塑像達到了呼之欲出、若聞其聲的藝術境界,被人們稱之為"神品"。千佛殿殿內彩塑達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為自在觀音,面相恬靜嫵媚,姿態舒暢自然。左右側是石雕韋馱和夜叉立像。韋馱像極富個性特征,武中蘊文,頗具動勢,是明代彩塑中少見的藝術杰作。殿內四周為懸塑和照壁雕塑,五百菩薩分為五至六層,或駕祥云,或騎異獸,與主像聯系照應,渾然一體。窗臺和門兩側還塑有供養人像三十多尊,這些塑像造型非常寫實,他們的衣冠飾物是研究明代服飾發展的可靠資料。
武圣殿正中關羽坐像為清初所塑,氣勢威然,神態逼真。四壁滿布懸塑,為關羽生前事跡,內容有"桃園結義"、"怒斬華雄"、"斬蔡陽"、 "水淹七軍"等,人物高約四+厘米,造型生動,設色艷麗,觀之饒有興味。'閻羅殿內地藏王菩薩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閻王和判官,各像皆挺然危坐,閑穆森然。佛經稱地藏王為四大菩薩之一,統領地獄,拯救諸苦。此殿即按佛經中"六道輪回"、"三世因果"的說法構思并塑造。土地殿所塑土地像為我國古代神話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舊俗祭祀土地可保五谷豐登。土地像被塑成一長者形象,慈祥、忠厚。左右侍從為金童玉女,令人感到親切可愛。
菩薩殿在中院西側,正與千佛殿相對,主像為千手千眼觀音,結枷居中而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飄逸,手勢千變萬化,塑造得十分纖巧而富彈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許多胳膊,真會使人把千手觀音看成人間一個美麗賢淑,雅、雍容大度的少婦。四周懸塑四百多菩薩。皆腳踏彩云,作行進狀,大有衣紋飄動,滿壁生風之感。這眾多的形象,艷麗的色彩,生動的造型,構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藝術的殿堂,雙林寺堪稱藝苑奇葩,彩塑名揚海外,素有"古代雕塑博物館"之譽。寺中兩千多尊彩繪泥塑,繼承了我國唐代以及宋、遼、金、元彩塑的優良傳統,具有高度寫實的風格,是我國明塑中的佼佼者。
作者;石雕牌坊網。
本文修改于2016年10月23日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的石牌坊廠家(http://www.xdpmuxq.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九龍壁之首有什么傳說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