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古代富商王熾制作的石雕牌坊
發布時間:2012-03-12 00:00:19 閱讀:8571
在云南省彌勒縣虹溪鎮東門街中段,矗立著一座造型優美、氣勢恢宏、高大雄偉的石牌坊。這座石雕牌坊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御旨族表云南巨商王熾,由王熾請通海名匠建造的。石雕牌坊高約10米,寬6米,四柱三間三重檐,用嘉祥青石建造,東西向,占地64平方米,石牌坊柱子腳石墩有四對石獅子相背而立。整座牌坊雕琢優美,坊頂正脊正中有寶瓶石雕和石雕麒麟裝飾,兩端的吻的裝飾物,主樓正中有一鏤空石雕貔貅盤匾,上面鐫刻著"圣旨旌表'4個大字。豎匾下的橫匾上鐫刻著"三代一品封典"六個大字。坊柱雕刻有三幅楹聯,牌坊臺基東西兩面各垂帶式踏跺七級整座牌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石牌坊中的上乘佳作。王熾是一個商人,為什么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要對他圣旨旌表呢?為什么要浩封他"三代一品"呢?·為什么要給予他御旨興建"三代一品"石雕牌坊這樣至高無上的榮譽呢?對王熾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作一番了解,可以得知,此坊得來實屬不易。
王熾.字興齋,漢族.云南省彌勒縣虹溪鎮人,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卒于
二十九年〔1903年),歷經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王熾幼時家境貧寒,14歲喪父,不得不輟學習商。16歲時,王熾用母親變賣首飾得來的20兩銀子為本錢開始了經商生涯,最初,他從事土布和紅搪販賣。憑著天資聰穎和吃苦耐勞,他不久便攢下了百余兩銀是組建了自已的馬幫,返運士雜百貨,擴大經營。由于他膽大機敏,為人仗義,到20歲時,他在云南一帶已小有名氣,被稱為"云南王四"。但此時,素有積怨的表兄與他發生了沖突,在一場斗毆中表兄被殺,王熾只得出逃避禍。幾經波折王熾來至了重慶,他看到重慶位居水陸交通要沖,商業鼎盛,便與人合伙開設了"天順祥"商號,由合伙人出資擴大經營,王熾組織起一支三四十匹騾馬的馬幫,在重慶購買煙土雜貨販賣到二南,又將云南的皮毛藥材購運到重慶由"天順祥"銷售。王熾的馬幫打著"滇南王四"的旗號,沿途亦購亦銷,邊販邊賣,獲利頗半。王熾為人膽大俠義,在沿途販貨中常化險為夷。一次,滿載川貨的馬幫從昭通南行到凹村,遇到百余名劫匪,馬夫們嚇得四散逃命,但王熾卻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指名要見匪首。匪首對王熾的膽識和機敏頗為贊識,不但放走了王熾,還歸還了一半貨物與全部馬幫。此事傳開后,王熾聲名更著,沿途各路山賊都對他的馬幫禮讓三分,王熾的生意更加興盛。王熾抓住大好時機,一方面豎立聲望,一方面在敘府增設分莊,與席茂之合伙在昆明設立"同慶豐"商號,另一方面又在"天順祥",建立了一套較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使自已的商貿業務有了長足的發展。請參考文章;
為了解決發展商貿業務急需的資金周轉問題,王熾又開始籌劃自已開設大順祥錢莊。但開設錢莊需要大批資金.還需要官府批文。在經商創業中,頭腦機靈的王熾,體悟洞悉了當時社會的一條基本法則:官之所求,商無所退。他認識到,要想經商致富,特別是要開設錢莊,使人們信任"天順祥"錢莊,那就必須有政治上的靠山,走官商結合之路。就在此時,
一個機會出現了。新任四川鹽茶道唐炯,為改善川鹽生產,急需白銀10萬兩,可是四川布政使無錢可撥,唐炯只得向商界籌措。但由于多數商賈認為發展鹽務見效慢、風險大,無人愿借錢給宮府。王熾則認為這是結交唐炯找到官府靠山的機會,同時,也是展示"天順祥"實力的機會,可以促使人們放心到"天順祥"來存兌銀兩。于是,他想了種種辦法,不出10天就湊足了10萬兩銀子,安排了百余名挑夫,打著"天順祥"的旗號,敲鑼打鼓繞城數圈,將10萬兩銀子送到了官府·,不僅造成了轟動效應,豎立了"天順祥"錢莊的威信,而且大大地獲得了唐炯的信任和贊賞。于是,王熾走上了官商結合的發跡之路。·
在唐炯的支持下,王熾開始大展宏圖。他開匯號并代辦鹽運,與席茂之分伙獨自經營,在昆明創設自己的"同慶豐"商號,并將"天順祥"改組為"同慶豐"的分號,又在長江沿線、國內各大城市增設分號,乃至鼎盛時在香港、海防也開設有辦事機構。與此同時,王熾在云南全省各州縣較大的商品集散地也設置了"同慶豐"的分號。由此,"同慶豐"由于布點廣、資金多、匯兌業務方便、信用好而成為當時民間和官府承辦匯兌的首選。每年各省調劑云南協調及省憲解繳朝廷款項,便達數百萬兩之巨。與此同時,"同慶豐"還在四川代辦鹽運,在昆明設"興文公當"兼營房地產業,修健昆明同仁街,在彌勒、宜良等地購置大量田產,年收租息千余石。據統計,從光緒十三年(1887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這25年間,"同慶豐"去除號內遭受的重大折損,全號僅紅利即達389萬余兩,時人稱其"富過半個云南"。王熾由此成為名震南北、"執全國商界牛耳"的一代"錢王"。在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的19世紀10年代世界首富中,王熾排名第四。請參考文章
然而,王熾在經商中和致富后,并非唯利是圖和為富不仁。他一生明儀重德,以德經商,以儒治商,仗義疏財,以義用財,誠信不欺,愛國忠君,熱心公益,愛才恤民,富而不奢。盡管他政治上較為保守,忠于清廷,為清政府效了不少力,但是他也為國家、為社會、為萃萃學子、為貧苦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光緒九年(1883年),法國侵略越南,朝廷命云南巡撫岑毓英和提督鮑超統兵出關援越抗法,當時軍費緊缺,達官貴人和唯利是圖的商人都袖手縮頭,獨有王熾毅然墊支60萬兩白銀。戰后,為遣散兵勇王熾又墊銀相助。鮑甚為感激,為族表王熾,鮑超特賜"義重指國"匾額,岑毓英賜"急公好義"匾額。后來,法國人企圖侵占云南路權,王熾又花巨資從法國人手中買回了滇越鐵路的路權。為了保護國家礦產資源和地方工業不被洋人染指,光緒十三年(1887年)王熾墊付數十萬兩白銀與官府一同興辦云南銅、錫礦業。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陜西、山西大旱,黃河斷流,王熾捐銀2萬兩賑災,并捐銀數百萬兩給工部興修水利,李鴻章稱贊他。"猶如清廷之國庫也"。同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倉皇出逃,所帶銀兩不敷使用,認為忠君就是愛國的王熾,便下令慈禧人馬所經之地,"同慶豐"分行全力資助。慈禧回京后,國庫空虛,王熾又發動"同慶豐"的海外及國內各分行融資接濟。
王熾不僅急國家之急,慷慨為國奉獻,而且十分關心民間疾苫,做了大量公益事業。當時,天花流行,王熾在昆明開設了"牛疫局",使大批嬰兒免受疾病之苦;虹溪書院損壞,他出資擴建;見學子失學,他建義塾以教;為培養人才,振興地方教育文化,王熾聯合本地富紳創辦"興文當"(后更名為"興文銀行"),將之作為基金庫,以資助地方教育事業,云南經正書院、今云南大學都曾得到資助;見大渡河渡船常常翻船,他便捐巨金打造13根鐵索修橋,在彌勒境內的盤江上一也修建了兩座鐵索橋。他又出資修筑了虹溪街道和石雕圍欄、鋪設了昆明城至碧雞關的石板路,在昆明修建了彌勒會館,為彌勒赴昆明的鄉親提供住宿。見地方無救荒之糧杯王熾便設義社以備販災。見有的舉子無錢進京趕考,王熾便承攬了云南全部舉子進京趕考的一切費用。廣西直隸州(今滬西縣)城孔廟長年失修,王熾捐銀15"兩重修。1903年在土熾去世前不久,云南石屏人袁嘉谷考中狀元,這是云南的首名狀元,王熾欣喜若狂,他拿出"興文當"公款,一半獎給袁嘉谷,一半在拓東路修建丁一座巍峨的狀元石雕牌坊,也叫狀元石牌樓
正因為王熾一生有如此不平凡的業績,有如此眾多感人的義舉,有深為令人敬佩的為人分憂、為民解難的功德,對清政府又有諸多貢獻,因此,清廷先后賜予他四品道職銜,恩賞榮祿大夫二品頂戴,浩封"三代一品"封典,允許他在紫禁城騎馬,最后還特地"圣旨庭表",給予他御旨救建"三代一品"石雕牌坊這樣至高無上的榮譽。王熾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他所獲得的御旨救建"三代一品"石雕牌坊殊榮,在重本輕商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 轉載自中國石雕牌坊石牌樓制作第一廠家電話13791739397
本文鏈接地址;為什么石牌坊上也有石雕二十四孝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 (http://www.xdpmuxq.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嘉祥雕刻制作的五大步驟是什么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