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唐代石雕經幢的藝術風格
發布時間:2013-10-05 08:00:57 閱讀:5016
經幢既是石雕刻藝術品,又是組合豎直向上體量砌法實為高明。1956年發現西邊的一奇特的建筑物,往往是娛神、禮佛的“佛的空靈世界”。作為禪宗世界的崇拜物,籍以表現佛法權威和隆重。中國由于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和對現實人生的世俗認同,中國人沒有象西方人那樣迷狂宗教,所以佛教的標志性建筑物的石經幢沒有象西方建筑一樣,有超過佛寺的大體量建筑,是佛寺內容的重要標志和豐富空間組合的建筑物。我們在欣賞經幢藝術時,它們的魅力在我們心理上所激發出的感受會和佛教徒在心理上產生共鳴。構筑建筑空間與建筑“意境”相結合的空間環境,更是藝術的表現,建筑的空間環境的藝術表現,主要致力于某一特定的空間的氣氛、情調、韻味的形成,而意境恰好是這一默契、和諧的直觀統合。
在一般的寺院大雄寶殿前的月臺兩邊,各有一座較小的石雕經幢,東側稱為“尊勝經幢”,西側稱為“準提經幢”。這一對經幢高4.巧米,須彌座為八邊形制,周長s.巧米,均由18層石雕構件鑿裨疊砌而成。石縫用桐油、糯米膠固。第12層幢身八面陰刻《尊勝陀羅尼經》,書法運筆灑脫有力,筆鋒凌厲,是研究唐代書法的實物資料。月臺西側的“準提經幢”與東側的營造形式相同,石雕經幢身陰刻((準提陀羅尼經》。
1918年2月13日潮汕大地震時此幢倒塌,幢身粉碎,現幢身為現代替換之石。須彌座、華蓋、寶頂上的佛像及各式圖案花紋,經年代的風化殘毀,現已模糊不清,但風韻猶存。從其形制可以看到由族旗演變為經幢的痕跡,如經幢上部分的華蓋和八面垂慢,“形、神”與紡織品的華蓋相似。先前的木竿演變成了穩重的幢身,而華蓋縮小,經文從華蓋上轉到石幢柱身上,位置充裕而且便于觀賞。幢身上部分結構輕巧秀麗,下部分及須彌座穩重渾厚,全幢輕重合宜,繁簡適度,充分體現了唐代石幢造型的藝術風格。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www.xdpmuxq.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