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天安門前牌樓的制作來歷
發布時間:2011-12-25 00:00:00 閱讀:7621
明代京城最大的牌樓有兩座。一座在紫禁城前,一座在明皇陵前。十三陵六柱五間十一樓大石牌樓就是仿紫禁城前的木牌樓而建的。
紫禁城的正門稱;午門。其甕城式的前門稱:端門。再前面就是六柱五門十一樓的木牌樓“承天門”。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后,1420年皇城正門大牌樓竣工,并沿用唐代皇城正門舊稱“承天門”。牌樓正中懸掛著“承天之門”的匾額。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此牌樓毀于大火,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重建“承天門”大牌樓。明末時“承天門-又被李闖王的一把大火給燒了這座精美的牌樓雕刻藝術品,直到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時才建成了城樓式的大門并改名為“天安門”。
韓非子說:一世異則事異。到了經濟強盛的明代,牌樓才得到了極大的重視。
明代京城富豪云集,一家一戶幾乎占據整片里坊,千年的里坊制徹底崩潰。于是將街坊改胡同,并統一寫成“胡同”正式成為街巷的通用名稱。但是牌坊的形制依舊被延續下來。京城的胡同口都建有牌樓.甚至十字路口竟有四面牌樓相對的現象,故被俗稱為“四牌樓,至今各種石雕牌坊、木牌坊雖拆一東四一、“西四”地名猶存。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嘉祥雕刻制作的五大步驟是什么
下一篇:石雕牌坊制作的手上功夫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